红辉小说馆>灵异>宋缔 >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为零
    战争从来就不是一条直线的进攻,其中有多少的迂回和进攻,形成了一条条看不见的曲线,一味的进攻并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所以突围对赵祯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大事,更不是失败,而是收回拳头,继续力量等待下一次出击。

    但赵祯无法接受三万边军为代价的突围,三万边军,看似没有多少人,可对于任何一方势力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力量,让自己白白舍弃这股力量,赵祯办不到,他自私的认为,所有己方士兵都是宝贵的资源,一兵一卒的损失都是大宋力量的损失。

    何况这三万边军乃是大宋的禁军,他们不光受到严格的训练,更是和自己一样有父母,有妻子,有儿女的人,战死在沙场上虽然是为国效力,可对于无数的家庭却是一场浩劫。

    和往常战死沙场不同,他们的牺牲完是为了让自己脱走,赵祯总觉得亏欠他们的太多,这辈子都无法还上,事实上在大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真实的发生在了自己的面前,却是那么难以下决心。

    为此赵祯不惜化整为零,把整整六万人的边军分散开,从多方面进行突围,这种看似在自寻死路的行为,事实上却是突围的最好办法。

    这是有前提条件的,谁都知道五个拳头握紧了才有力量,而宋军的战斗力却不似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恰恰因为宋军战力的强大,所以分散突围才能保存更多的战力。

    大宋面对的问题是辽朝兵力雄厚,在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若是军突围,有很大程度上会变成集体自杀,或是更多的人被俘。

    六万边军被分为六路突围军,每路不多不少一万人,这是在给军所有将士生存下去的权利,曹康知道赵祯的用意,三才也知道,甚至是赵旭也知道,但他们却不能接受。

    在他们眼中谁都能遇到意外,唯独赵祯这位大宋天子不能,他是大宋的“神明”一旦有所意外,整个大宋都会受到影响,而辽人便“报仇”成功。

    当初赵祯亲自斩杀辽皇耶律宗真的事,在宋人心中是永远的骄傲,而对于辽人来说却是无尽的屈辱。一个以马背上的夺取天下的帝国皇帝居然被文人气质的汉家皇帝给杀了,这对草原民族来说是不能接受的。